探访!湖北红安杏花乡大龙湾明朝天官耿定向家的水井-九游会网页版

2024-08-29 10:30   秦训金

历经了炽热如火的夏天,天气渐渐停止他的张狂。

甲辰年七月廿五,一场小雨纷纷扬扬飘洒在树枝上,倍受夏日煎的树叶依稀变得清翠和碧绿。眼前的雨景使我脑海中不觉想到了湖北省红安县杏花乡陡步河村大龙湾原明朝天官耿定向家水井旁一石匾上的四个大字——“世沐天恩”!

由于这四个字是我一次无意间发现,但来去匆匆,遗憾未曾深究,可她却在我心底留下了深刻印记。一场甘霖再次撩拨了我的旧梦,使我萌发了前去一探究竟的冲动。

上车,出发。

路途不远,七八分钟车程,这便是水井的神秘!近在咫尺,四百年前耿天官家的水井今犹在,而当今知之者甚少,实在可惜、扼腕!

大龙湾很美,清一色楼房,约九十余户人家、三百多号人。郁郁葱葱的各色树木、花草把村子装点得分外妖娆。

到了村旁,刚好遇见一七十岁老先生和他儿子准备出门干活,我即上前自报门户。令我欣喜的是,眼前的老先生原来是红安县东坡诗社社长张楷良之大哥张楷吉和其侄子张亮。因为我常拜读张楷良社长之诗作,自然知晓张楷良社长老家是该湾的,无需套近乎,就有了亲切之感!

父子俩得知我慕名而来为的是探访耿天官家的水井,张先生毫不犹豫地放下手中的活,非常热情地把我引到村子里的水井旁。

近距离接触水井,眼前一幕令我顿觉惊奇!水井周边虽矗立着清一色新潮的楼房,却丝毫没有影响水井那溢满着浓浓古意的味道!初看上去,这个历经四百多年的水井虽显沧桑,但越发凸显了她的历史厚重和独具的魅力。

古井周边用青石板铺垫着,旁边立着两个石狮子和一两米见长的石匾,石匾上四个楷书字体经过岁月磨砺已模糊不清,但经仔细辨认,“世沐天恩”还是依稀可见,字体遒劲有力!

听张楷吉老先生说,这两尊石狮原并不在此,是后来村里人在村头一水塘清理淤泥时挖出来立在此处的,而眼前“世沐天恩”石匾则是在村头一田埂水沟上移过来的。张先生说到这石匾时摇了摇头:“唉,这珍贵的宝贝,不知怎么沦落为田埂的桥板!”

张先生说着便伏下腰,打开水井盖子说:“现在湾里的人都是吃自来水,这井就没再用,盖子是为了安全起见安的,我们全湾在没用上自来水前,都是吃这井里水,这井水夏天清凉,冬天温热。”我跟着伏下身向井里仔细窥视着。突感一股凉意从井口透了出来,脸庞倍觉冷飕飕的。张先生说:“冬天这井口可升上来的是雾一般的热气嘞!”

“这井水味道咋样?”我随意一问。

张楷吉老先生见我一说,抬头望了一眼站在身边的儿子张亮。张亮立马到屋子拿来一系着绳子的小水桶,把水桶放入井里晃了晃,手一登,麻利地打了满满一桶水上来。我捧着水放到嘴里一试:甜甜的、凉滋滋的,沁人心脾!

“真甜!真甜!”我笑着:“难怪张楷良老师是大诗人喽!原来喝这水出秀才,真是奇井,龙湾没叫错!”我赞不绝口。张先生父子哈哈大笑:“你真逗!”

仔细打量着水井,井水离井口一米的样子,似一面明亮的镜子,把我的老脸照得透彻,连“苕埂子”都照了个明明白白!  

井口口沿呈圆形,直径约四十公分宽、六十余公分高,用青砖砌成,井口下面则直径比井口要宽三倍有余。井口小,井里宽,如葫芦形。我问张先生这井有多深?张先生说:“村里过去淘井时,丈量是9.8米。”我接过话:“这该是喻意久久大发吧”!

张先生说:“应该是这个意思,古代挺讲究这个的。”

从井口露出的青砖看,发现每块青砖都有“天尺”的字样。我说:“这样的字应该是类似现今的商标吧?”张先生说:“耿天官过去的房子和家里灶房牛栏猪圈都是用这种青砖砌成的。”他还说:“这些事是湾里祖上一代代传说的,反正湾里凡是老青砖,包括湾里山头边耿家的古角坟的青砖都有“天尺”字样。”

我想,张先生说的这些需无从考证,但作为明朝的一个朝廷官员,这应是一种权威的象征,在那时也算是习以为常的事吧!

张先生深有感触地说:“大龙湾距今约四百多年,从最初的耿家,到后来陆续迁移过来张姓、王姓、秦姓人家,都是这口水井滋养着大龙湾一代代的人!”

是啊!这水井不正是对井边石匾上“世沐天恩”的深度诠释吗!

话说明朝官员耿定向当是红安之父,也称耿天官。这是历代红安人对他尊称!他一生勤政清廉,忠君爱民,政绩卓然。史书上对耿天官也多有记载。

耿定向(1524年-1597年),字在伦,号楚侗, 又号天台。黄安人(今湖北红安)明朝大臣、学者、理学家、诗文家。官从一品,户部尚书。

耿定向在朝廷任职时,他心系家乡,深知麻城(当时红安属麻城管辖)地域遥广,桑梓管理尚存积弊。史书上记载:“官难遥制,盗贼丛集,积捕滞讼,久而益炽,官司苦之!”耿定向遂力举红安建县,最终如愿,当时叫新安县。

红安建县后,耿定向多次回乡省亲,一次耿定向携家人踏游县郊时,来到现在的红安县杏花乡陡步河村大龙湾,他站在大龙湾山头上俯瞰那一望无际的沃野;那云雾缭绕中忽隐忽现的五云山;那钓鱼台“独钓寒江雪”的景致;那像玉带一样飘忽在群山中的倒水河;那山下似金盆闹月的水塘;那脚下似卧伏的虬龙。耿定向喜上眉梢:“此处实乃风水宝地也!”遂决定在此建一府阺,将来回乡颐养天年。不久,府邸落成,耿定向取名府邸为:“龙湾.耿府”,并秉笔濡墨。

据说耿家府阺建成后,开挖了两处水井:一口水井距府阺两百余米处,由于一丫鬟取水时不甚失足坠井,殒命于此,水井便弃用。随着岁月变迁,该井荒废消失。另一口水井就是现今村中这口仍保留完好的水井。

时光荏苒,四百多年过去了,天官耿定向除亦有些文书手稿尚存在世、少量字迹镌刻于山石外,几乎一切如过眼云烟。然而耿府家的这口水井却仍原汁原味保留至今,恩泽世世代代大龙湾人,真乃好一个:“世沐天恩”啊!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