搪瓷缸里的红苕饭-九游会网页版

2024-10-06 20:13   李保全

红安网消息   每到秋季开学时,我就想起、也时常与同学们聊起,读中学时将米和红苕一起放在搪瓷缸里蒸煮的趣事。

1989年秋,我进入红安县八角中学读初中一年级,学校是当时永佳河镇叶河乡唯一的一所初级中学。那年秋季,初中一年级扩招到3个班级共180人,听说是学校有史以来初中一年级最多的班级和学生,以前每个年级只有2个班。

由于举全乡之力建设的第一座教学大楼还没完工,学校原有的学生教室十分紧张,就将初中一年级推迟到9月10日正式开学。我所在的初一(3)班教室借用离校区百余米远的闲置平房,几十个男生共住在五六十平方米的寝室,离校区唯一的公用厕所有五十米路远,离校区学生厨房有百把米。其实,这个寝室是学校几经改用过,最后成为建设教学楼的临时仓库,由我们自己清扫后,自己搭建床铺,刚住进去的那几天里,常散发出刺鼻子的霉味。

在五六十平方米的寝室里,几十个男生和几十个箱子显得十分窄小。但是,床和箱子都摆放得井然有序,同学们相处得也十分融洽,互相交流独立生活的经验。每到吃饭时,同学们手上的搪瓷缸里的饭香四溢,尽管都是伴着咸菜来吃,但大家吃得津津有味,还彼此品尝着各自从家中带来的咸菜。

有一次吃饭时,一位同学像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似的,举起他手中的搪瓷缸兴高彩烈地说:“ 我刚才在厨房拿饭时,发现高年级同学搪瓷缸里有红苕,馋得我流口水,那位同学说搪瓷缸里可以放红苕蒸煮。 ”他的话一落音,寝室便炸开了锅,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热议着家里在9月份收获的季节里,经常从地里挖出新鲜红苕来煮苕粥、苕饭,土灶里烤红苕 、油炸红苕片……

突然,一位同学高声地说:“我先来做个试验,如果搪瓷缸里放红苕蒸熟后真的好吃,你们再从家带红苕来!。”

同学们笑着说:“你就吹吧!”

第二午饭时,正当同学们准备调侃那位吹嘘搪瓷缸能蒸煮红苕的同学,只见他背着手走进寝室门神秘地说:“大家闻到我身上散发出什么味道?”

“哎呀,就像我家饭锅里的苕香味呀!”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

那位同学像变戏法般地将背着的手伸到同学们面前,搪瓷缸里米饭裹着的红苕呈现出橙黄色,馋得大家要流口水。

他大方地将搪瓷缸伸到大家面前,已经馋得不得了的几位同学用筷子夹了一小块红苕送到嘴里,还没吞进喉咙里就连连叫好,还有一位同学嘚瑟地嘻笑着,让苕块卡住了喉咙,惹得大家又是调侃声四起。

“你没回家,这红苕是从哪里来的?”同学们满腹狐疑地审问。

“嘿嘿嘿,不告诉你!”有红苕的同学神秘地说。

后来同学们才弄清,原来是头天晚上下晚自习后,他到学校附近的红苕地用手偷挖了几根。其实,那位同学并不坏,只是有点淘气。

自从那位淘气的同学将红苕与大米一起放在搪瓷缸里蒸煮试验成功后,同学们每次回家里后都会带红苕到学校。其实,搪瓷缸放红苕蒸煮方法也简单,先将搪瓷缸装适量的米,用学生厨房前水槽里的水把米洗干净,再将洗干净的红苕,或整个、或切断、或削皮切成小块后,放在搪瓷缸子里,加适量的干净水后,放在自己班级的铁饭篮子里。到了蒸煮饭的时间,厨房师傅将各班级的铁饭篮子抬到一个大铁锅灶台子上的蒸笼里集中蒸煮。

早饭是在头天晚饭后将有洗干净米和红苕的搪瓷缸装进铁饭篮,厨房师傅当晚抬进蒸笼里蒸熟,第二天一清早再将饭蒸热一次。遇到天气热,米和红苕浸泡一整晚上会馊掉的。

那时的红苕主要有两个品种,一种是皮为紫红色、肉质白色,俗称为白芯苕,蒸煮熟后肉质变成橙黄色,口感粉甜,软糯可口;一种是皮为桔色,肉质橙红色,俗称为红芯苕,蒸煮熟后肉质就像熟透了的柿子肉质一样的颜色,吃起来软糯、甜而爽口。苕与米一起蒸熟后的饭香、苕香混合的浓郁香味更加能勾起人的食欲。听长辈们说红苕饭是分田到户前人们常吃的,因为那个年代的稻谷和小麦产量低,红苕几乎算一半主粮,只是当时储藏设施差,保质期只有几个月。

如今,家乡红安苕成了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从传统种植一季开发成了双季,从过去的几个品种改良成了多个优质品种,还建了地窑,一年四季有新鲜红苕。人们一年到头可以吃到新鲜红苕做成各种品种的美食,红苕饭只是偶尔作为调节口味的食品,搪瓷缸里放大米和红苕一起蒸煮的红苕饭成了农业为主的年代,寄宿在乡村学校的人们对往事的追忆!

网站地图